石油价格预测:原油期货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石油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命脉,其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原油期货价格是预测未来石油价格走势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分析原油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并探讨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从而为石油价格预测提供依据。
原油期货价格变动趋势
原油期货价格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大幅波动。2014年,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页岩油产量的增加,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超过100美元暴跌至30美元以下。此后,价格逐渐回升,并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再次飙升至每桶130美元以上。如下图所示:
影响原油期货价格的因素
原油期货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供需关系:当石油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下降;反之亦然。
- 全球经济状况:经济增长会增加对石油的需求,从而推高价格。
- 地缘政治事件:中东地区的冲突、贸易战和制裁等地缘政治事件会扰乱石油供应,导致价格波动。
- 美元汇率:石油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的走势也会影响石油价格。
- 技术进步:页岩油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进步可能会增加石油供应,从而降低价格
为什么中国石油价格总是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看齐,那就是个预期价格,又不等于是实际呀
中国石油价格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紧密相关,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全球能源市场的定价机制。 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对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定价起着关键作用。 原油作为战略资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对各国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 因此,原油成为国际通用的战略性物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其石油需求量巨大。 中石油和中石化作为国营企业,其价格变动往往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保持一致。 这是因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全球市场上的基准价格,为原油供应与需求方提供了参考。 中国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会参考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预期价格,以确保成本控制、市场竞争力和价格稳定。 这样一来,中国的石油价格与国际预期保持一致,有利于维护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在能源进口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实际操作中,石油价格的变动并不仅仅依赖于预期价格。 市场供需、地缘政治、经济政策、突发事件等多因素都会影响实际价格。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预期价格往往先行于实际价格变化,影响市场的投资决策和价格走向。 对于中国来说,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保持高度一致性,既体现了其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地位,也便于与全球市场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和经济运行的平稳。 综上所述,中国石油价格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看齐,是全球能源市场定价机制和中国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角色的必然反映。 这一现象不仅保障了国内能源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维护全球石油市场的平衡,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在上节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模型的基础上,下面对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定量模拟分析。
4.3.3.1 不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的模拟结果
下面分别就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ECD 石油储备和OPEC原油产量的单因素、二因素和三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
情景1 单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即分别考察世界经济(实际GDP)、OPEC原油产量和OECD石油储备量单一因素变化,其余因素不变时,国际原油价格随这些因素变化的情况。 表4.7,表4.8,表4.9为模拟结果。
表4.7 世界实际GDP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表4.8 OPEC原油产量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续表
表4.9 OECD石油储备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2 二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即分别考察世界实际GDP、OPEC原油产量和OECD石油储备量三者中任意两个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个因素不变时,国际原油价格随它们变化的情况。 模拟结果见表4.10,表4.11。
表4.10 OPEC原油产量和OECD石油储备二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表4.11 OPEC原油产量和世界实际GDP二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3 三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影响。 即考察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和OPEC原油产量3个因素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表4.12)。
表4.12 三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4.3.3.2 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的模拟结果
与上面的模拟类似,下面分别就世界经济(实际GDP)、OECD 石油储备、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PEC原油产量的单因素、二因素、三因素和四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
情景1 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单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表4.13反映了在世界经济(实际GDP)、OECD石油储备量和OPEC原油产量都不变,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情况。
表4.13 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2 二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表4.14反映了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不变的情况下,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
表4.14 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二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3 三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影响。 表4.15反映了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不变,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
表4.15 三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4 四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和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四因素同时发生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 表4.16反映了OPEC削减4%的原油产量,世界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状况、进口国开放度进一步增大和OECD国家动用不同量的石油储备应对OPEC的这种减产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结果。
表4.16 四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根据本节对国际原油价格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世界实际GDP、OECD 石油储备、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TRI)的分析可以获得以下几点结论:
1)从单因素作用大小来看,OPEC原油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ECD石油储备量。 世界实际GDP、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ECD石油储备量对国际原油价格有正向影响,OPEC原油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有负向影响。
2)各个影响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称的。 世界实际GDP、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ECD石油储备量增加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幅度比这些因素同等程度的下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大;而OPEC原油产量的下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OPEC产量增加同样的量引起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
3)从单因素看,在不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情况下,如果世界实际的GDP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OPEC产量和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不变的话,国际原油价格会以每年约6.18%的速度上涨。 OECD石油储备量单方面变化的话,OECD抛出10%的储备,国际原油价格将下降28.7%; OPEC单方面减产4%,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58.8%。 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各单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略有下降,且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是显著的。 如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加1%,即世界石油进出口总量之和占世界实际GDP比例增加1%,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5%。
4)从二因素看,两因素的共同作用或减弱或加强了单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如OECD石油储备对OPEC减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例如OPEC减产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OECD只要动用14%的储备基本上就可以消除OPEC 减产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5)三因素或四因素的情况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三因素或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单因素作用的效果更加不明显。 各因素对原油价格弹性大小和各因素本身变动力度及变动方向(增加还是减少)都是影响原油价格最终变化程度的重要原因。 例如OPEC减产4%的同时世界实际GDP又以2%的增长率在增长,这时为保持国际原油价格的稳定,OECD需要动用18.2%的储备而不是14%的储备才能消除OPEC产量和世界实际GDP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6)在相同的情况下,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大会使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单因素(即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加1%,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5%。 多因素情况下,如OPEC减产4%,同时世界实际GDP以2%的增长率增长,OECD只要动用18.2%的储备就可以保持国际原油价格的稳定,但如果此时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加了1%,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8.6%。
总的来说,OPEC对国际原油市场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但由于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本身存在很大变数,如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的变化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此外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这些原因限制了OPEC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能力。 比如单方面来看(即所有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OPEC减产4%,会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58.8%,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在OPEC减产的同时其他很多因素也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或者加剧或者减弱了OPEC减产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上述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分析只考虑了OPEC原油产量、OECD国家的石油储备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 但正如前文指出的,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本节考虑的各种市场因素,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成分很大的非市场因素,如政治宗教、军事战争、意外事件、金融投机甚至市场心理等。 所以本节的模拟结果可以说是在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下的结果,很难将本节的结果直接与现实情况相对照。 但这并不等于说本节的结果毫无现实意义。 实际上同任何商品一样,虽然原油产品价格的形成非常复杂,但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这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一般是暂时的,影响时间较短;从长期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仍主要由市场因素,即由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因素所决定。 这也就是说,本节的结论,从长期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此外,由于OPEC只提供国际原油需求量与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的剩余部分,其中很多因素超出了OPEC的控制。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原油市场价格的变化更加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OPEC对国际原油价格作用的发挥。
最后,OPEC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仅通过产量变化来反映,OPEC 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支特殊力量,有关它的任何消息可能都会成为油价变化的重要因素(图4.18)。 OPEC确实是国际石油市场的一支重要的影响力量,而且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它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它更大的影响力可能来自它对石油市场主体心理的影响。
图4.18 油价波动与OPEC会议
(据estonChristiansen%)
总之,OPEC自196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将来的发展如何不仅与它们自身有关,如它们制定的石油政策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地解决自身内部利益冲突、能否有效贯彻产量政策等,还与外界很多它们不能控制的不确定因素有关。 虽然OPEC面临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外在的和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对OPEC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 但在当今全球石油价格舞台上,除了主要石油消费国和非OPEC国家的生产行为外,石油期货市场上的金融投机商是对OPEC发难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正是期货市场上的这些金融投机商在对欧佩克的油价影响力进行发难。 如美国“9·11”事件后,在短短的12个交易日,价格就从31.05美元/桶的高点急挫至20.70美元/桶,跌幅达10.35美元/桶;9月25日单日的最大跌幅达3.74美元/桶。 在此前后,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大量投机资金利用市场担心“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会加速下滑的心理预期,恶意炒作导致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 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看,真正的需求量不足市场总量的1/3,其余都是套利者人为造成的“虚拟石油”,估计石油投机资本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因此,期货市场和纯粹的投机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价格变动的步伐和幅度。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OPEC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
以往OPEC往往是在国际油价暴涨或暴跌之后,才调整其成员国产量以稳定市场。 由于增减产量从作出决定到真正实施,中间需要一段时间;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使OPEC的政策对市场的调节作用经常大打折扣。 伊拉克战争爆发等一系列事件虽然给国际石油市场和OPEC带来较大冲击,但该组织以此为契机,开始在政策制定上更多地采取“未雨绸缪,主动出击”的方针。 OPEC会议主席、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部长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曾经说过,与其在最坏的情况发生后再仓促反应,不如尽早发出信号以取得最好效果。 虽然OPEC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作法可能对提高OPEC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有一定帮助,但如果OPEC对石油市场的判断失误有可能加剧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OPEC过去和现在在国际石油价格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可以预见将来也将继续发挥作用;但作用大小,能否达到OPEC自己的预期目的,现在还很难预料,我们将拭目以待。
下一轮油价调整预测
【CNMO新闻】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已于8月23日24时开启,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上调240元/吨和230元/吨,折合0.19元/升的92号汽油、0.20元/升的95号汽油和0.20元/升的0号柴油。 这是2023年的首个“四连涨”。 目前来看,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有望继续上涨。 据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分析,以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尚未结束,基本面利好支撑延续,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在原油市场方面,周四,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坚持其对2024年石油需求强劲的预测,但近期公布的数据对需求端形成压力,国际油价周四下跌。 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2.82美元,跌幅为1.87%;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6.40美元,跌幅为1.31%。
通过高手期货预约期货开户,商品期货手续费优惠70%,期货保证金可以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微信:见网站底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