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终端走货缓慢导致市场承压
生猪市场分析:
从行情表现来看,4月11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呈现震荡偏强走势,收盘价14345元/吨,日涨幅0.35%,显示出市场短期内的谨慎乐观情绪。现货市场方面,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57元/公斤,虽然日环比微涨0.02元/公斤,但同比仍下跌4.21%,表明当前猪价仍处于相对低位区间。
从基本面来看,供给端压力显著。集团猪企4月出栏计划环比增长3.25%,叠加前期压栏的中大猪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应过剩。标肥价差收窄至-0.3元/公斤,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倒挂现象,这种异常价差结构反映出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也促使养殖户加快出栏节奏。需求端同样不容乐观,清明假期后消费需求转弱,屠企开工率维持低位,终端走货缓慢。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天气对大猪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居民消费转向禽肉、鸡蛋等替代品,进一步削弱了猪肉消费。
基于上述分析,短期来看猪价缺乏大涨大跌的基础,预计将维持窄幅震荡运行。中长期而言,产能过剩压力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远期价格仍将承压。在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或可考虑逢高卖出09虚值看涨期权。
鸡蛋市场分析:
4月11日鸡蛋期货主力合约呈现偏强震荡走势,收盘3137元/500kg,日涨幅0.64%。现货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主产区均价3.26元/斤,主销区均价3.28元/斤,日环比均持平,但同比仍呈现下跌态势。
从基本面来看,供给端压力仍然存在。在产蛋鸡存栏量预计达13.13亿只,同比增加6.4%,虽然市场已进入产能调整周期,部分养殖户开始淘汰老鸡,但整体供应压力仍未明显缓解。需求方面,近期蔬菜退市可能带动部分鸡蛋需求,五一、端午等节日临近也可能提振需求,但在节日备货正式启动前,需求端对蛋价的支撑作用有限。成本端方面,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对鸡蛋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综合判断,当前蛋价已出现触底反弹迹象,成本支撑作用明显。虽然五一备货可能带动价格回升,但在供应相对充裕的背景下,蛋价持续大幅回涨的可能性不大。建议投资者谨慎追涨,重点关注五一备货进度及饲料价格走势。

投资建议:
对于生猪市场,建议采取观望策略,或可考虑期权对冲风险。对于鸡蛋市场,建议谨慎操作,避免盲目追涨,可密切关注节日备货节奏和成本变化。两个品种都需警惕供需基本面变化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饲料商、养猪户和消费者与生猪价格的关系
我们把生猪看成是一个节点,饲料商、生猪养殖户是生猪的上游环节,消费者是生猪的下游环节,或者可以从供求关系来看,供应方为饲料商、生猪养殖户,需求方为消费者,生猪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生猪上游供应方供应数量不足,则会导致下游需求方(消费者)对生猪需求量受到阻碍,生猪价格会受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生猪价格会上涨;反之,生猪价格会出现下跌。 最后还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市场供应量稳定,但生猪消费处于淡季(如6、7、8月份),同时也可能出现生猪价格的下跌。
为什么猪肉价格上长这么快什么原因
猪价从4月21日开始震荡上扬,“五一”之后猪价迅速上涨。 长时间的猪价低迷打击了部分养殖户的信心,不少人已经放弃养 猪,价格回暖给仍在坚持的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由于上涨速度过快,一时间乱象频出,猜测横行,市场仍然有很多疑虑。 猪价为什么上涨的这么快?农博 畜牧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生猪产能在不断削减。 将近5个月的生猪价格下跌像大浪淘沙一样,将那些投机的、非职业的、资金少的、没经验的养殖户淘汰了一批。 当然,这里面的经验教训是惨痛的。 但是随着信 息化时代到来,养殖户对猪周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 因此,此轮猪周期去产能化一直非常缓慢。 且随着价格跌进谷底,一些养殖户开始“赌” 后市行情,抄底补栏。 因此,生猪去产能力度并不能完全支撑此次价格上涨。 二是疫病因素影响生猪存栏量。 目前市场上出栏的生猪对应的出生时间为去年底,正是腹泻最严重的冬季,仔猪成活率不高,造成当前生猪出栏量减少,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 另外,猪流行性腹泻全球蔓延,并继续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扩大,全球猪肉供应紧张,可能导致国内猪肉进口减少,且中国收紧了进口生猪的步伐,都 对当前猪市起到了利好的作用。 如果猪肉进口确实减少了,双汇等屠宰企业势必要从国内收购生猪,由于北京市场有五分之一的猪源来自河南,这或许是当前北京生 猪价格涨至12.30元/公斤(屠宰场收购价格)的原因之一。 三是节日效应提升猪肉消费需求。 此次生猪价格上涨广东等南方地区上涨幅度较大,仅广东省阳江市每日的差距就高达0.5元/斤,甚至还出现了上午和下午价格不同,一日多种价格的情况。 除 去饲料成本、消费习惯和供港需求等常规性因素,“猪源结构性减少、交通阻塞放大了节日效应”是这波猪价异动潮的两大主要原因。 “五一”刚过,“端午”将至。 由于南方有吃“肉粽”的习惯,肉类消费企业会在短暂的休整过后展开节前备货。 但节后效应过后,应该谨防需求下降引起的猪价下跌。 四是国家调控或是助推因素。 3月27日,在“千呼万唤”之中国家启动了2014年第一批冻猪肉收储,收储量6.5万吨。 随后,地方收储也相继展开。 5月7日,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 国家近期将启动第二批收储。 收储量虽小,对生猪市场行情影响不大,但提振了养殖户的信心。 也有小道消息称,发改委倡导各大型企业大量屠宰以提振猪价。 另外,随着《畜牧业防治污染条例》的推行,部分省市出台政策限制生猪养殖,对关停生猪养殖场予以一定补贴,这种政策性的倒逼生猪养殖企业缩减规模和加快产业整合的现象,或给下半年猪市带来利多影响。 猪价提升,养殖户的观望情绪也在高涨,不少养殖户期望可以达到成本价后再出栏,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艰难收猪状态之中。 农博畜牧告诫准备“赌”后市行情的朋友,要量力而为,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不要盲目跟风。
未来生猪价格走势
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是元旦以来猪肉销量明显减少。 随着立春节气即将到来,当前灌制香肠等猪肉消费高峰已过,居民腌制咸肉的数量剧减,猪肉消费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学校放假和建筑工地陆续停工等集体消费量有所减少,导致猪肉经销商生猪销量下滑。
2、是受节日预期影响,年前是生猪出栏高峰时期,养殖户节前集中出栏,生猪供应量开始增加,供求关系也导致近期生猪出栏价格下跌。
3是屠宰企业收购意愿减弱,猪肉价格下滑及大量猪肉充斥市场,企业屠宰收购量下滑,进一步打压生猪价格;
4、是终端消费低迷,居民消费观念有所转变,并不集中在春节期间消费,对猪肉及生猪价格难以起到有效支撑,进一步对价格上涨形成了压制。
5、是销售部门节前积极进货,但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农业粮食价格不断提高,利润空间的大跌减少促使他们不得不减少节后的备货或适当压低货价出货。
所以生猪价格短期可能还会下跌。 到下半年应该会渐渐回升。
通过高手期货预约期货开户,商品期货手续费优惠70%,期货保证金可以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