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复苏带动价格企稳-玉米下游饲料需求逐步提升
近期玉米和豆粕市场呈现出不同的运行特点,下面从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玉米市场分析
1. 外盘影响因素
美玉米播种进度偏慢,截至上周仅完成4%,低于市场预期。虽然播种延迟可能对远期供应产生影响,但短期内获利了结操作压制了美玉米价格。中美关税政策对玉米进口的影响已逐渐减弱,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限。
2. 国内供需情况
供应端来看,国内玉米基层余粮所剩无几,截至4月10日,全国13个省份农户售粮进度达91%,较去年同期快7%,其中7个主产省份售粮进度同比偏快8%。华北地区玉米上量略有增加,而东北地区供应偏紧,整体现货价格保持稳定。
需求端方面,随着气温回升,饲料企业库存备货需求逐步增加,但玉米深加工行业即将进入季节性淡季,加工需求预期减弱。

3. 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东北与华北地区玉米上量偏少,现货价格保持稳定,预计盘面将维持震荡走势。中长期而言,随着粮源向渠道转移、进口玉米减少以及下游需求恢复,远月合约仍具备看涨基础。
二、豆粕市场分析
1. 成本端影响因素
国际市场上,南美大豆收获接近尾声,美豆开始播种但进度偏慢(截至13日仅2%)。市场已逐步消化关税因素影响,重新回归基本面主导,美豆价格呈现震荡走势。
2. 国内供需格局
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仅350万吨),导致油厂开机率前期维持低位。近期随着开机率回升,豆粕库存出现明显去化。关税政策继续刺激下游成交好转,但4月中旬后进口大豆将陆续到港,供应紧张局面有望缓解。
3. 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3月进口偏少的利多因素已基本兑现,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和油厂开机率提升,豆粕价格可能呈现震荡偏弱走势。但中长期来看,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减少仍将对价格形成支撑,建议关注09合约逢低做多机会。
三、总结
当前玉米市场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短期震荡但中长期向好;豆粕市场则面临近弱远强的格局,投资者需关注进口到港节奏和美豆种植情况。建议根据各自品种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操作策略。
今年的玉米价格能达到多少
前提: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行情,但是可以大致推算最高价格。 今年的玉米价格可能最高达到0.93元/斤,总体情况不乐观。 理由及参考:湖北玉米价格:湖北武汉水分15%以内东北产玉米到站价2360元/吨。 湖南玉米价格:湖南长沙水分15%以内东北新粮到站价格2380元/吨四川玉米价格:四川成都水分15%西北玉米到站价2080元/吨。 重庆玉米价格:重庆水分15%西北玉米到站价2100元/吨。 云南玉米价格:云南昆明水分15%以内东北玉米到站价格2320元/吨。 河北玉米价格:河北石家庄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1900-1930元/吨。 2015年,9~10月,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价格回落至合理区间,整体跌幅达8.27%。 随着新季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临储拍卖成交量价不断降低,9月份春玉米上市小幅缓解了玉米市场需求,玉米价格涨幅放缓,国内玉米价格整体震荡趋稳。 10月份东北产区玉米陆续大量上市,贸易主体整体购销更加谨慎,深加工企业多为随采随用,下游养殖业再次遇冷,淀粉、糖等深加工产品仍处弱势,下游需求同比减少,随着玉米上市量的增加,深加工企业不断下调玉米收购价格,产区玉米价格一路下行至合理区间。
玉米价格还会涨吗
会涨的,捂住,明年之前必定涨。 现在价格低主要是这些原因: 1、进口原料替代量巨大。 全年度高粱、大麦、木薯、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进口量超过3000万吨。 2、下游需求弱。 饲料养殖需求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受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的影响。 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经济形势不好所影响, 下游产品需求差,利润低,导致深加工开工率不足。 3、市场心态极度悲观。 市场心态悲观导致贸易商加快去库存速度,导致现货价格大幅下跌。 4、国储拍卖难以成交,库存压力巨大。 由于拍卖粮成本与市场价存在巨大价差, 国储拍卖成交率很低, 国储去库存速度缓慢,库存压力巨大。
德州玉米价格走势最新
最新走势预测:10月份德州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据监测,部分深加工企业开秤收购价格在2200—2400元/吨之间(14%水分),个体粮商坐庄收购价在2140—2300元/吨之间,相对去年开秤价格高开了400元/吨左右。 随后价格呈季节性回落,截至10月27日,德州大部分玉米企业新季玉米入厂价在2200—2300元/吨之间(14%水分),个体粮商坐庄收购价在2100—2180元/吨之间,价格相比上月份陈玉米下跌了160—320元/吨之间,呈现季节性回落行情。 据调查,由于近期粮农大多出售品质较差玉米且水分较高,各收购主体收购行为趋于理性,而且政府追加370万吨储备玉米的轮换出库,玉米市场供求紧张局面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缓解,致使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趋向回落。 但预计后期价格走高的概率仍较大:一是第三季度玉米价格一再刷新记录,德州最高价达到了2600元/吨左右,致使粮农2011年产玉米又有了一定的心理售粮价位,本月底玉米市场流通量逐步减少也说明粮农惜售情绪抬头,这将对后期玉米市场价格走势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二是饲料、养殖业发展迅速、需求量大。 据统计,我国饲用玉米约1.2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 一大批大型饲料企业向养殖、屠宰、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 长远看随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其中豆粕主要依靠进口,大豆进口依存度达75%,鱼粉进口占70%,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波动频繁是必然趋势。 三是中储粮轮换数量及节奏将对玉米市场产生影响。 近期宏观政策不明朗,玉米托市政策未启动,据了解,日前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在吉林调研,希望国家按2100元/吨(中等粮折干价,不含烘干费,收购费)出台临时收储政策。 新玉米上市后,如果市场低于此价格,不排除国家出台临时收储政策,从而确定玉米价格底部。 后期玉米市场走势较为复杂,美国玉米价格回落,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也将对我国玉米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有资料显示,下半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回落,10月17日美国11月船期2号黄玉米到港完税价2500元/吨,比广东蛇口低40元/吨。 同时随着美国取消玉米乙醇加工补贴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放缓影响,能源玉米需求可能减弱,国际玉米价格回落,有利于国内玉米价格稳定。 综上所述,近期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玉米市场或将处在调整状态,但随着深加工及养殖业复苏,玉米需求量增加,长期看玉米价格仍会高位运行。
高手期货网开户优惠进行中:交易手续费优惠70%,还可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多家优质国有期货公司任选!